中国第一座抗战纪念碑矗立西湖边 八十八师抗战史9月出版
2015年08月24日 10:12
来源:浙江在线
驻浙陆军八十八师开赴战场(资料图) 浙江在线杭州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鹏首席编辑/赵洁)老杭州人都晓得,在温婉柔美的西子湖畔,埋着岳飞、于谦和张苍水等“西湖三杰”,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
驻浙陆军八十八师开赴战场(资料图)
浙江在线杭州6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鹏首席编辑/赵洁)老杭州人都晓得,在温婉柔美的西子湖畔,埋着岳飞、于谦和张苍水等“西湖三杰”,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义士。
但很少有人知道,西子湖畔的松木场曾经埋着一群抗战烈士,他们属于驻浙陆军第八十八师,牺牲在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战役的战场上。
在松木场的西溪路上,有一座题写着“浩气长存”的石牌坊,由于位置相对偏僻,很少有人注意到,但在离它不远的湖滨音乐喷泉附近,矗立着中国第一座抗战纪念碑,碑上一名胸挂望远镜的指挥官和手持步枪冲锋的士兵,凝成青铜塑像,他们和石牌坊一起,记录着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还有一群不能忘记的人。
慨别杭州西湖
驻浙陆军八十八师支援“一·二八”淞沪前线
85岁的卢文奎老人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我叔父卢志豪的名字就在石牌坊后面的碑上”。
温州永嘉人卢志豪牺牲的时候,作为侄子的卢文奎刚满1岁,但“叔父是整个家族的骄傲,所以我后来专门了解了他和八十八师的抗战故事”。
那是1932年年初,“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后还不到半年,日军又在上海挑衅我十九路军,进而发展成“一·二八”事变,淞沪战役爆发。
事变发生时,毕业于黄埔三期的卢志豪就驻扎在杭州,他是陆军八十八师524团1营的少校营副。这个师的师部就设在今天杭州日报社附近的梅登高桥,担负着拱卫杭州和杭州湾沿岸的任务,属于国内为数不多装备了德国军械的精锐部队。
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八十八师的一群年轻军官曾面见师长俞济时,当面请战“要与日本鬼子拼个死活!”。此时淞沪战场的日军近在咫尺,仅有十九路军孤军抗战,该师的官兵再也按捺不住,再次请战,随后先被调往苏州,进而上海前线。
2月4日深夜,就在杭城民众熟睡之时,一辆辆军用卡车将卢志豪所在的八十八师驻杭将士载到南星桥火车站,登上闷罐火车,次日早晨到达苏州。
10天后,在淞沪战事最紧张之际,八十八师与南京的87师及中央军校教导队一起组成第五军,由张治中将军指挥,火速驰援淞沪战场的十九路军。
1934年2月纪念碑落成,右下为八十八师师长俞济时(资料图)
三天三夜血战不退
日军遭遇甲午之后从未有过的惨败
在1932年2月的上海,当时国内民众耳畔听到最多的地方既非繁华的外滩,也不是热闹的百乐门,而是市北江湾的庙行镇, “一·二八”淞沪战役中最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二月二十日,敌飞机结队成群向我军阵地掷弹,步兵则借飞机炮火掩护,向我攻击前进……入夜之后,战斗益酣,竟夜炮声不绝”,八十八师所在第五军的军长张治中在回忆录这样描述当日庙行的激战。
卢文奎老人说,“那时日本兵有差不多快2万人,还有飞机大炮来打我们,但我叔父的八十八师和兄弟部队硬是顶住了日军3天3夜的炮火,最终鬼子不但没拿下庙行,还伤亡3000多人”,讲到激动之时,老人声音越来越大,语速越来越快,但突然间沉默了一下,说“我叔父就是在那里牺牲的……”。
这次战斗被称为“庙行大捷”,是日军在甲午战争之后从未遭遇过的惨败,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民众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但张治中在回忆录里哀痛地说,这胜利是“以我官兵作战之勇,牺牲之烈的滴滴鲜血所写成的”。
八十八师在这一役损失最为惨重,其中光是排长以上各级军官,就阵亡66名、受伤146名,阵亡士兵高达1091名,伤1698人。
卢文奎说,叔父牺牲后,是他父亲把遗体从上海运回永嘉的,当时县政府派人到码头来接,我们家人和很多乡亲都来了,码头上哭声一片。
卢志豪和乔俊卿(资料图)
庙行血战上演真实版丁香花故事
抗战阵亡将士魂归西湖松木场
在浙江省档案馆藏的《陆军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烈士传纪》中,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就在卢志豪魂归故里时,他的战友,523团7连的战士乔俊卿牺牲后,他那裹着小脚从远方赶来庙行的70旬老母亲,却根本找不到儿子的遗体。
据乔俊卿烈士的同班战友回忆,庙行激战第三天,“敌人坦克群轰隆隆来到战壕中,大家都埋伏着不敢动。但在乔俊卿忽然站了起来,扔掉钢盔和重装,提起4枚11斤重的炸弹就跳出战壕,带着我埋伏在一棵老树下”。
等到敌坦克靠近时,乔俊卿突然扔了两枚炸弹,但看到有一颗没炸,“他立马大吼一声,跑到坦克背面,命都不要了,直接拎着炸弹往坦克肚子底下钻”,突然“爆声撼天地,我亦不省人事”。
苏醒之后,这位战友发现自己已被埋在土中,努力爬出后,看到遍地都是废铁,地上都是弹坑,空气里都是血腥的臭味,老树上挂着一片片肉屑,分不清是敌人身上的还是战友身上的,于是潸然泪下。
等到春末时,乔俊卿烈士70岁的老母亲从远方赶来,想要收敛儿子的遗骨,“我把她带到那棵老树下,此时附近的花都开了,蜜蜂和蝴蝶在丛中乱飞,树上也开出了紫色的丁香”,就在烈士母亲在树下恸哭时,“突然间风动花飞,紫色的丁香纷纷飘到她眼前,就像是烈士之魂在安慰老母亲一样……“
1935年2月22日,《申报》推出画图特刊,报道纪念塔落成典礼(资料图)
既然八十八师是由杭州慷慨赴死的,那么阵亡的将士们还是魂归西湖最为安宁。战后,民国浙江省政府专门在湖畔的松木场设立了墓园与牌坊,一部分阵亡将士的遗骨被安葬这里,时任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亲自题写挽联“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
等到1935年2月,在全国抗日救亡最高潮的时候,杭州湖滨又落成了专门纪念阵亡将士的纪念碑,这是中国第一座表现抗战的纪念碑,当时被命名为“一·二八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
落成典礼次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申报》专门配发图片特刊和文字消息,详细报道了典礼盛况。报道称,“2月22日上午9点,在阴云惨淡中举行壮烈之落成典礼,塔前设一典礼台,横额为“气壮河山”四字”,浙江省主席黄绍竑致辞称,“八十八师战役死难将士,实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同垂千古”。
两年后的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日军将纪念塔推倒在西湖中,并在基座上建了一座“兴亚之钟”,但抗战胜利后杭州人又重建了纪念碑。
“文革”时期,纪念碑和松木场的墓地一同被毁,直到2003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按原样重新立碑,并重新整修了松木场西溪路上的牌坊,将1000多位烈士的名字镌刻上去,以供瞻仰。
西溪路上的“浩气长存”牌坊和淞沪战役国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纪念碑
后人不忘烈士功绩
记录八十八师浴血抗战史的图书即将出版
实际上,中国有两次淞沪战役,一次是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战役,另一次是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八十八师后来又参加了更为惨烈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1937年8月13日开战以来,八十八师一直就在闸北作战,最初顶住了日军的十日围攻。后来随着日军在宝山登陆后战役重心北移,八十八师又与日军形成对峙。
后来,为掩护全军后撤,八十八师仍坚守闸北市区阵地,死守不退,直至10月27日撤离,足足坚守了两个半月,未失寸土,给予日军重大杀伤,被日军称作“可恨之师”。目睹闸北之战的英国驻上海部队司令斯摩兰准将感叹到:“从来没有看见过比中国军队最后保卫闸北更壮烈的事了!”。
另外,著名的“八百壮士四行仓库守卫战”就发生在八十八师的524团,该团的谢晋元率领450余人完成了大振军威国威的壮举。
上海沦陷后,已连续作战三个月,疲惫不堪的八十八师又马不停蹄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喋血雨花台。南京陷落后,这支精锐德械师几乎消耗殆尽,一部分士兵死于南京大屠杀。
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名录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后辈们并没有忘记八十八师将士的抗战功绩。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教授何扬鸣和杭州青年学者徐骏正在创作记录八十八师浴血抗战历史的专著。
徐骏是杭州人,小时候就住在松木场铁路新村,“记得童年玩耍的地方有一座高大的牌坊,那时不知道这个牌坊是做什么用的,经常在它周围捉迷藏、嬉戏”,他说,多年以后自己才知道那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坊。
从去年开始,徐骏和他大学时期的导师何扬鸣,一直在搜集有关八十八师抗战的资料,如今,书稿即将完成,并计划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图书的名字暂定为《驻浙陆军八十八师浴血抗战史》,分为专门记录“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上册和全面反映八十八师抗战史的下册。
“按照计划,上册可能在今年9月胜利日前后出版,下册的出版时间可能要到年底”,徐骏说,我们的初衷只有一个,“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决不能被遗忘”。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