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青:参加过所有重要战役 胜利后坚决退役回家
2015年08月24日 17:05
来源:浙江在线
年轻时的钱青(左图)及现在近百岁高龄的钱青 浙江在线杭州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胡昕然首席编辑/赵洁) “如今白鬓苍苍,独对孤灯,人生如梦总有醒时。”这是抗战老兵钱青手写回忆录里最末一句。
年轻时的钱青(左图)及现在近百岁高龄的钱青
浙江在线杭州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胡昕然首席编辑/赵洁) “如今白鬓苍苍,独对孤灯,人生如梦总有醒时。”这是抗战老兵钱青手写回忆录里最末一句。
一个阴天的午后,记者见到了独居在杭州孩儿巷一个15平米套间里的钱青。
老人生活清简,家里没有一件多余的摆设,唯一的装饰就是墙上“祖国万岁”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记者到访的时候,一头白发的钱老正坐在一张旧藤椅上专心地看央视新闻,音量调得很大。当被问到为什么亲人都不在身边,老人不愿多谈。只说:”都是往事,不要再提。“
钱老在家也穿得很精神。挺括的白衬衫仍能勾勒出年轻时的英姿,一条得体的浅色西装裤,仔细一看才发现其实已经密密地打满了补丁。
聊起抗战岁月,这位杭州老人百感交集,一双深邃的眼睛明了又暗,干了又湿。
复旦、同济、黄埔军校的“三料”大学生
已近百岁高龄的钱老思维格外清晰,回忆起90年前的往事也毫不含糊。
钱青出生于1917年12月,原名钱炳坤,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父亲钱骏曾经参与辛亥革命,是杭州光复敢死队成员,后在北伐战争期间壮烈牺牲。死后被国民政府追晋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并分给钱骏妻儿一笔抚恤金。钱青的母亲用这些钱在父亲位于岳庙的墓旁建了祠堂,祠堂后面又建了一座大宅,仅房屋面积就占1600平方米。
“房子很大很好,是中西合璧的风格”,老人不无自豪的说,“创办中国美院的第一任院长林风眠都做过我们家的房客”。
青少年时期的钱青家境优越,在紧邻岳庙、前傍西湖、风光绝好的大宅子里成长,生活无忧无虑。他成绩优异,是杭州本地首屈一指的好学校杭高的理科尖子生。1936年,19岁的钱青被复旦新闻系录取,又兴趣使然,辗转到了理科突出的上海同济大学就读化学系。
然而好景不长,短短一年后,“七七事变”爆发。在日寇的铁蹄下,举国哀嚎。
“国家危难,年轻人不抗日谁抗日!”20岁那年,思想进步的钱青毅然弃笔从戎,经过一系列的笔试、面试和体检,顺利考入黄埔军校16期炮兵总队,在武汉正式参军。
就在那段时期,这位一心保家卫国的热血少年将自己的名字“钱炳坤”改为了“钱青”,“大概意思就是立志做个为国而战的好青年”。
由于前方战事吃紧,中国军队死伤无数,在这样急需用人的高压之下,三年的军校学习被缩短为两年。1940年,钱青正式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
巧的是,钱青毕业后正好被分配到父亲钱骏曾任过团长的,由浙二师演变的国民革命军26集团军75军第6师当炮兵。隶属第六战区,驻守在湖北、湖南和四川一代。
“杀一个日本鬼子,我们要牺牲四个人”
抗战八年,钱青所属的75军几乎参加了所有重要战斗。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上千场战斗,数量之多,老人都记不清了。
“长官是浙江人,征兵的时候也喜欢去浙江。部队里浙江老乡很多,大家关系都不错。” 可是,残酷的战争阴云时刻笼罩在这些浙江同乡身上。为了保卫国家,他们随时可能灰飞烟灭。
战斗中钱青的主要职责是指挥炮兵投弹。炮兵的人身安全系数相较于步兵略高一些。但是,一旦被日军飞机瞄准轰炸,就必死无疑。
“我算命大的,每天战死的战友数都数不清”,老人哽咽着摆摆手。
在他眼里,战争的残酷远比各种影片里呈现出来的场景更胜一筹,“没人能想象,我们都是拿活生生的血肉去拼的!前一秒还在说笑的活生生的兄弟,下一秒就没了。”
“大家都怕死,可是上了战场就不能退,死都就要死在这里。”
回想起当年与日军拼杀之惨烈、作战难度之大,老人目光顿时都失了焦,隐隐泛出泪光。
“日本人太难对付,除掉他们一个,一般要赔进我们整整四个人!一场战役打下来,他们死1000,我们至少要死4000,完全拿血肉在拼。”
钱青认为,和日军的战斗之所以极度困难,是因为他们不仅有中国军队严重缺乏的重型武器和空中支援,还有可怕的“军国主义”。
钱青所在的第六师装备里只有寥寥12门火炮,还是多数依靠苏军援助得来的。而日军仅一个步兵联队就有5门大炮,还有空中战机支援。“想要活捉鬼子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们一旦战败就会当场切腹自尽。”老人唏嘘之余也不禁感叹,“绝对不能让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在有“中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称的枣宜之战平息后,负责打扫战场的钱青还来不及哀悼尸横遍野的国军战友,就被眼前的一幕震得不寒而栗。他看见在敌军建造的极为精密的地下碉堡里,那些日军机枪手和供弹手的尸体的脚踝被铁链牢牢锁在原地,而身边只有少量饭团和水。
“这说明什么?说明日军的军纪就是要么赢,要么死,没有第三条路。”面对这样可怕的敌人,可想而知,每一场都是天昏地暗的血战。
“就连著名的台儿庄大捷,我们虽然好不容易打了大胜仗,让日军死了1万人,但我们也赔了八千精兵啊。”
“一次被日军包抄,我们师牺牲了太多人,上面下命令立即撤退。当时有个旅长姓翁,诸暨人,他带的队伍损失惨重,基本没有活口,自己也已经负伤不能行走。他不肯跟我们回去,说:‘自己的战友都死光了,我作为旅长,绝没这个脸回去’,当场就举枪自杀了。”
讲这段的时候,老人数次哽咽,再也忍不住,转了很久的泪水夺眶而出。
“从上海淞沪会战一直到武汉保卫战,光我们第六师就补了三次人”,老人幽幽地说,“你知道什么情况部队会补人么?前提是损失三分之一的人啊!”
粗粗一算,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仅第六师整整损失1万多名战士。
拒绝离开祖国大陆永远是国家的军人
八年时间过去,中国军队的血与泪终于换来1945年的全面抗战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举国欢庆。
然而,解放战争随后爆发,当时已经在部队官至营长、身为炮兵中校的钱青认为内战严重违背自己的参军信念,就离开湖北前线回到了家乡杭州。即使当时离开军队就等于放弃自己前程似锦的未来,事到如今,钱青还是不后悔。
回到杭州之后,钱青被分配到联勤总部浙江省供应局,负责管理一个军械仓库,里面有不少从日军手中缴获的硫磺弹,“一旦被引爆,那等于杭州现在的下城区都会被炸没”。
“当时,也有很多人来劝说我跟他们去台湾,可是我拒绝了”,老人聊起这个改变一生的决定,表示自己没有丝毫后悔,“当时国家领导人派人来劝我留,并且长辈从小就教育我,我们是国家的军人,终究是为了祖国发展的更好。所以我要留下来建设新中国。”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2013年7月,国家民政部正式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提出的关于优抚原抗战老兵的议案,依托现有保障制度下发了通知,一是再次重申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二是支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通过社会捐助等适当形式,对其进行帮扶救助;三是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对他们在政治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照顾。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