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内】探访天龙屯堡汉文化


来源:摄影之友

走进贵阳西南的安顺天龙屯堡,仿佛穿过时空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但明朝的遗风一直传承至今。这里的妇女们依然穿着明代样式的翘头花 鞋,俗称翘翘鞋。每逢节庆,男人们跳起地戏,女人们身着

 

天龙屯堡的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由军傩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是集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 表现中国古代忠义故事和神话传说。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曾经在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引起轰动。

穿着翘翘鞋往古镇深处走,踏着600年铺就的石板路,眼中是依然矗立的碉堡和家家户户还留着望窗的宅院,如同进入了时空隧道,重回了远离我们的明朝。

天龙屯堡的石屋平时用于居住,战时即可用来防御。石墙高大、厚实,带有可以望四周的碉楼。石门的构造都非常矮小,难攻易守。所有的民居都可以通过后门相 通,既独立,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屯堡的街巷不但纵横交错,而且非常众多,十分狭长。在巷子的两端大多做有圆形的门,原来这门也是为了御敌而修建 的。这样一来,每条街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联合作战。进入巷中就如同走进了迷宫,如果敌人贸然进入,封闭各个道巷门即可从狭窄的窗口击敌,有如关门打狗一 般。

屯堡古镇上真可谓“满目皆石”。每一条小巷都由石板铺制,纵横交错,狭长而幽深。走在名为“九道坎” 的窄巷,窄窄的石板路仅够两人擦肩而过。每一间古屋的墙壁都是用巨大的方石修砌而成,错落有致,敦厚而结实。从高处向下放眼望去,更是白白的一大片,一块 块厚薄均匀、大小相近的石片稳稳当当地盖在房上。这也正是著名的“贵州八怪”之一——“石板当瓦盖”,屯堡人可谓把石头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军事作用,这些古老的石屋也非常有看头,屯堡内的院落还带有明显的江淮特色。每家每户的垂花门和木构件都精雕细琢,那一丝丝温柔的江淮情调,无不镌刻 着怀乡的暖意和情趣。不同的是,屋顶、山墙、后檐墙则就地取材由石板、石块造就,真可谓是江南木雕与本地石材的结晶佳作。

我们沿着横穿天龙屯堡的小河缓缓前行,重拾的是已经被时光淹没的古老江南的风韵和小桥流水人家,空气中弥散着悠悠岁月的醇厚气息。

鲜艳的戏服,激越的打斗,高亢的唱腔,演武堂的地戏表演令人印象深刻(nona摄)

戏剧“活化石”之三英战吕布

沉浸在这地戏与茶香中,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历史对话,浮现出那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悠悠岁月。

天龙屯堡非常有名的还有“地戏”,地戏也称跳神。顾名思义就是不搭建戏台,直接在平地上演出的戏剧。相传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作用是鼓舞士气,由南下大军 带入贵州,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而这种贵州深山中的戏剧也几乎成了江南水乡文化的绝版,因为即使在现在的江南水乡,也很难 见到这一珍贵的民间戏种了。

地戏一般边唱边说,除了一鼓一锣别无其他伴奏。演员全部是男性,一人领唱众人伴唱。曲调简单,通俗易懂。演员无须化妆,演出时脸用黑布蒙起来,头上戴一种 用原木做成的面具(俗称“脸子”)。地戏靠着角色的走位交待剧情,正因如此,地戏的剧情大多简单,多数为古代至明初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但所反映的内容却都 是与精忠报国有关,不谈风花雪月,更不说才子佳人。屯堡地戏的演出一般都在演武堂,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院子,两面是木制的小楼,一面是用来演出的地方,石墙 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脸子”。在地戏表演中,“脸子”是最重要的道具,在屯堡人心中,“脸子”是英雄的缩影,更是神灵的化身。屯堡的戏班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地 戏,大家坐在周围的长凳上观看。激扬的锣鼓声在院子里响起,演员们全副古装地卖力演绎。当天演出的剧目是《三英战吕布》,精致华美的脸子,繁华鲜艳的戏 服,简单激越的打斗,高亢悠长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稀可辨的念白唱词回绕在耳畔,悠然的心境已经随着吕布与刘关张身后彩旗雉羽的舞动,被带入 荒寂缭乱令人痴迷的岁月长河。

在时间深处,在大山深处,时光仿佛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屯堡人在这里延续自己的血脉,一代又一代,固守着原有的习俗和文化,乡音未改,服饰依旧。这飘逸在大山皱褶里的明代遗风,犹如风蚀的化石,古老的民谣,召唤着人们去寻觅先民的足迹。

[责任编辑:王瑾芸]

标签:天龙屯堡 文化 国内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