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清末名村:大旗头村
2011年11月22日 15:51
来源:南方日报
地理坐标: 大旗头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镇东北28公里,乐平镇北偏西2公里处。现存清末锅 耳顶民居200余间,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呈粤中地区典型的梳式布局,
探访:百年古村落的建筑之妙
郑伯带我们一探大旗头村里的究竟,发现这座百年古建筑建筑设计布局及排水、防盗、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规划相当科学和合理,令人称奇。漫步古村,昔年的显赫、豪气仍然依稀可见。
大旗头古建筑群采用粤中地区典型的梳式布局,集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广 场、池塘于一体,号称“文房四宝”齐聚,郑伯说,太公郑绍忠从未读过书,并不识字,因为擅长武功才一路奋斗到广东水师提督的位置,但他希望后代能够多读 书、出文人,于是在村口的木棉树旁建了一座文塔作“笔”,在村前挖了池塘作“墨”,大地是“纸”,晒坪是“砚”,象征人文昌盛,人才辈出。
事实上,后来的建筑专家们考察认为这样的建筑布局,同时也是针对了南方气候特点,古村坐西向东,以池塘为前景,前面开阔,背面封闭,前低后高,加上池塘调节,促进空气流通,让古村冬暖夏凉,足以抵御湿润气候的侵袭,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村子东西走向有三条巷子,分别叫安宁里、长安里、积善里,郑伯就出生在安宁里第三 间小院里。这里的每座建筑都采用硬山顶锅耳式,风火山墙,以及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式样。锅耳屋屋顶两边设计成锅耳状,造型象征官帽两耳,不但表明 屋主知书达理,而且较为富有,有“独占鳌头”之寓意,据说过去只有拥有功名的人才能建。
所有的屋子结构布局都大抵相同,院落坐东向西,东面三间屋,中间用木板屏风分割成 前堂和卧室,西面中间有一小天井,南北两侧各有一厨房和门廊。每间屋子的面积都不大,有的大屋还被分隔成了两个小间。屋面采用双层瓦,双层杉酸枝板及钢网 等,具有隔热、防漏、防风和防盗作用,建筑工艺古典精巧,祠堂、家庙、民居内的石刻、木雕、砖雕、壁画都堪称艺术精品,虽年代久远,保存下来的部分其面貌 和工艺水平,都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因为长久没有人居住,并且缺乏照料,多数院落已经荒废,青苔满地,杂草丛生,甚至部分院墙已经倾颓。
说起村里的建筑之妙,郑伯显得相当自豪。据他介绍,这里百年前建的排水系统就已经 相当先进了。大旗头村地基较高,天井、巷道、广场均以条石铺砌,并没有见到有排水的沟渠,郑伯告诉我们,村中的房屋座西向东,地基也是微斜,雨水、污水都 是由天井的金钱眼(一种类似铜钱造型的漏泄设施),由高向低流入暗渠,从广场的出水口汇集村前的水塘,这个水塘还能够净化生态环境,通过日照,发酵等氧化 处理,达到降解和净化活水的目的,再排出河涌。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下水道,一百多年来,村内雨水污水排泄自如,即便是暴雨季节,也从来没有淤塞 过。
不仅如此,村落的防御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大旗头村里机关满布、防盗设施十分完 善,如高高的石脚、高达2米多的气窗、房屋的较低的窗口则都镶嵌铁条、如同现代的防盗网。所有的屋宇都设有两层屋檐,即使盗贼想破顶而入,都要花费一倍的 力气。整个村被分为四条直巷,每条巷子的一端都被堵死,另一端巷口修有铁闸,必要时同时落下,整个村庄就自成一个坚固的防守体系,而巷间却四通八达,很多 楼宇间有天桥相通,不熟悉的人闯入村里,就好像踏入了迷宫,再难走出去。更让人叫绝的是,整个村落墙体厚达半米多,外层青砖,里面竟然夹有厚达30多厘米 的麻石板,郑伯回忆说,小时候村内一间民宅突发大火,屋内火光冲天,却丝毫未波及邻舍,失火屋宇除房顶烧穿外,主体结构仍然安然无恙。
未来:规划古村旅游创意产业园
虽然是最早一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也早在2004年就有着“广东第一村”的 美誉,但大旗头村的保护和开发远远没有跟上步伐。几年前,乐平镇政府就计划通过“宅基地换房”,将大旗头村村民逐步迁出,腾出空间建设大旗头村旅游文化创 意产业园区项目。但一直只听雷声响,未见雨点落。
随着村民的逐渐迁出。去年底今年初,三水区乐平镇政府也与意向开发商达成共识,将 开发以古村旅游为核心的旅游项目。在大旗头村口公开展示的规划内容显示,未来这里将规划建设大包括大旗头文化古村旅游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农家餐饮区以及 酒店度假区等功能区于一体的大旗头文化古村旅游创意产业园,总占地约3500亩。听郑伯讲,如今村内的古建筑已经归政府统一管理,希望这一次能够真正将这 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保护、挖掘、利用起来,向更多的游客展现“广东第一村”的风采。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