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省教育厅18日公布今年小升初招生指导意见


来源:都市快报

浙江省教育厅18日公布今年小升初招生指导意见

小升初新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记者 徐斌

针对省教育厅最新公布的民办初中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我们请了一些业内人士谈各自的看法。

从文件字面意思看

民办初中的自主权更大了

几位专业人士都说:从文件的字面理解,今年民办初中的招生自主权变得更大了。学校通过面谈,就能提前决定报名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摇号。这样一来,民办初中就可以更加充分选拔自己想要的生源。

一位民办初中的校长说:“如果今年确实按照这种方式操作,我们挑选的余地更大。原先对一些我们认为不适合报读的学生,需要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来‘婉拒’,现在可以明正言顺地告知。成绩一般的学生,机会小了。”

这位校长说,从以往几年的招生看,不少家长都抱有不报下民办摇号就吃亏了的心理。其实这个观念就应该变变。选报民办前,先评估一下孩子是否合适,是否吃得消竞争。

“我们学校最近几次考试,前300名的分数相差都不大,同一分数的学生就有好几个。所以说,小学成绩中等或中下的学生,很多确实跟不上。初一跟不上,后面就更难。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既然承认他是民办学校

那就要有自主权

对民办学校加大自主权,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赞成。

“既然承认他是民办学校,那就要有自主权。我认为单纯从这种招生方式看,并不存在不公平,没有什么问题。这么多学生愿意去,你总不能拦着吧?”

公办和民办招生为什么不同时进行?

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省教育厅的文件很笼统,之后还是要看各地教育局的相应细则。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要有招生自主权,但现在的矛盾是民办学校招生太热。而《义务教育法》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不能考试。结合这两条,相信杭州市制定的政策原则也将是:面谈+摇号,但不考试。

有种说法是,“成绩一般的学生,以前还可以靠运气进民办,现在面谈后再摇号,这样的机会没有了。”实际上,往年各个学校在摇号前都在“拦”的。

有提议说,公办和民办报名安排在同一天,这很难操作。“民办摇不上,只要符合条件,公办必须为他保底。这是法定的。”

面谈的时候,不谈奥数。这是可以做到的。但培训机构推荐到学校,提供的学生简历、奥数等相关奖项还是会被民办学校看重。获奖多的学生就被“定”掉了。

说到底还是“生源”,民办学校要好生源,这是他们的生命线。如果某个学校一年的中考不行了,第二年的招生马上受影响。而公办学校也要好生源,保障升学率。

在公办初中

成绩优秀的学生机会更多

一位公办初中的班主任说,这两年他们学校生源流失率不高。从对口小学升上来的比例还是比较多的。

这位班主任谈了自己的看法:未来几年,可能想凭考试实力升理想高中的,都会集中到民办初中去。

但公办初中也有自己的优势。师资力量不错,而且现在公办学校的保送生比例在不断扩大,成绩优秀的学生,机会更多。比如会相对得到学校重视、免费提供各种竞赛辅导、参加优培计划等。

“公办学校只要办出特色,就能吸引住好生源。”这位老师说。

家长最关心两点——面谈内容是什么?录取流程怎么做到公开透明?

虽然还有几个月才小升初。但不少家长早就行动起来。网上可以看到家长为孩子升学做的各种准备,有的还列了清单——

1.简历继续完善。

2.面试训练。“面试或笔试取不取消,都要训练,我们和孩子平日里玩角色游戏,我和他爸当老师,孩子当学生面试,然后对调。用这种形式准备。”

3.准备华杯赛和希望杯。考前100题要做透,华杯赛做做天天一练。

4.定三个目标,前两个是民办初中,第三个是公办初中保底。

也有的家长打算“临时抱佛脚”:先报一所民办试试,让孩子见识一下,然后走一步看一步。

一位爸爸说,小升初是父母能为孩子升学做的最后一次选择了,以后中考、高考都是硬的,完全靠孩子自己,所以在正式报名前,还是会给孩子做各种功课。

针对今年出现的新政行情,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两点:面谈内容是什么;录取流程怎么做到公开透明。

民办初中会怎么“面谈”,之前我们陆续采访过一些民办初中。

市区几所热点民办初中透露了几个面谈标准:看小学阶段的成绩;看言行规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艺术、体育、科技等;有特长、有奖项优先考虑。

相关新闻:

标签:教育厅 指导意见 小升初

人参与 评论

热点聚焦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