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轮媒体声讨,加之遭多部门约谈施压,宜家中国最终决定召回"夺命马尔姆抽屉柜"。不过,以"产品本身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为由,宜家问题抽屉柜仍在全国销售。关于国家标准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歧视中国市场,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在于中国国家标准严重滞后,有关部门应及时修订那些陈旧的"标准",用以净化市场并保障消费者消费安全。

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滞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国际知名企业排除中国市场的"召回令"也屡见不鲜,从2005年以来强生公司的51次产品召回事件中,有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往往把产品中最好的卖给外国人,把其余的卖给自己人,这其实也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太低了。由于别国禁用的成分在我国却符合国标,有外资日化品公司就在中国生产和其他国家标准不一的、含有别国禁用成分的产品——最可怕的是,这一切都是合法的。

增塑剂超限147倍的包书皮仍然"合格"

近期,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包书皮(膜)、修正带和修正液,开展了监督抽检以及消费体验活动。结果让人吃惊,抽检的包书皮(膜)中增塑剂严重超限,最高的一组,增塑剂超限了147倍。据悉,增塑剂被研究证实是一种环境激素,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详细】

跑道有毒依然符合国家标准

中小学"毒跑道"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河南及四川等地,均有学校新铺设的跑道散发刺鼻气味,并有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咳嗽、头晕和反复发烧等症状。而事发学校的回应和官方检测结果,都说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由于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官方检测亦未能平息风波...【详细】

上海查获的冒牌奶粉符合国家标准

中国的部分父母购买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已成一奇观,不少国家甚至设置了限购令。父母们的心情特别可以理解,之前出现的奶粉问题实在令父母们不敢冒险。4月4日,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公安部门破获1.7万罐冒牌奶粉案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协助公安机关严查冒牌产品流向。【详细】

所谓"儿童食品"大多数只是噱头

儿童饮品、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饼干、儿童奶酪……这些打上"儿童"头衔的食品正是商家抓住了父母"要给孩子最好"的心态,品类倍增的同时,身价也水涨船高。儿童食品应指专为儿童年龄段特别生产的食品,由于儿童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食物营养要求较高,所以相应的对食品品质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详细】

标准严重滞后 城市内涝不止

说起标准滞后,很多人都能联想到多次成热点话题的城市内涝问题。近期,我国南方许多城市再遇尴尬。今年5月以来,南方地区迎来数轮强降雨,导致南昌、武汉、赣州等多个中小城市出现严重内涝。新华社报道就称,更多人将城市内涝原因归咎于城市下水管道开发建设缺乏长期规划,且排水能力过低。【详细】

现行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 各地"电梯咬人"频发

近年来,电梯安全问题也几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2015年7月26日,在湖北荆州一商场,一女顾客带着孩子踏在已松动翘起的扶手电梯盖板最末端时,盖板突然翻转,女顾客坠亡,孩子因母亲奋力托举而得救。今年以来,国内也连续发生多起电梯伤人或夺命事故。就在今年6月7日下午,北京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二区2号楼发生一起...【详细】

现代商业社会,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标准化社会,各种商品、服务都离不开标准的规范和控制。标准不仅直接决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我国标准体系却面临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交叉重复矛盾、标准体系不够合理、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就是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

  • 标准管理"软"
  • 标准体系"乱"
  • 标准水平"低"
  • 一直以来,我国的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个层级,其中国标、行标和地标中都有强制性标准,甚至部分推荐性标准中也有强制性条款,这些标准之间有的彼此之间存在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彼此相互"冲突"的现象,使得强制性标准在执行中并没有真正"强"起来,有时是甚至变成了"纸标"——写在纸上的标准。

    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当前我国有20400多个国家标准、30000多个行业标准、9000多个地方标准以及40万个已发备案的企业标准。全国人大代表孙宪忠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仅汽车燃用油标准就有6000多个,根本没法想象。我国标准体系混乱可见一斑。

    "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均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础上,政府对标准化工作包揽过多,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激发,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于欣丽指出。事实上,在我国现行的众多标准中,有75%以上的标准已经超龄达到5年以上,而更多的国家标准却明显低于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的标准。

    • 标准制定背后有利益集团在博弈

      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从"绿色"蔬菜的认证标准,到机电产品的3C认证标准...【详细】

    • 相关部门施政主动性不足

      据介绍,我国国家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及审批立项,标准化委员会下属标准化工作...【详细】

    • 标准修改缓慢 缺乏问责制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曾提出,国家标准在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应明确标准制定各参与方的责任主体...【详细】

    标准被形象地比喻为切割市场蛋糕的一把刀,消费者和企业都寄希望于刀把儿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好多些公正。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当好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这次宜家的"看人下菜碟",也部分是因为我们对质量标准的"无视"。"毒跑道"、"咬人电梯"屡禁不止,拷问的不仅是企业的良心,更是国标的有效性。如果符合国标却并不能保证安全,就是在纵容整个社会合法互害。国家标准需要改变,不只是标准本身的改进,整个标准制定的过程和方法需要改革,国家标准制定的主管部门的思维方式和作风要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