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堵上分业监管漏洞,抑制金融体系自我循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加强监管协调,以减少监管套利并阻止金融体系脱实向虚的势头。围绕着这个目标,一些金融监管的新政策正在制定。近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调任银监会主席,这一最新任命也被视为与当前的金融整顿与改革

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加强监管协调,以减少监管套利并阻止金融体系脱实向虚的势头。围绕着这个目标,一些金融监管的新政策正在制定。近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调任银监会主席,这一最新任命也被视为与当前的金融整顿与改革有关。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本质,也是其存在的基础。但是,在过去数年,中国金融领域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脱离实体经济需要,搞自我循环,以钱炒钱,反过来冲击了实体经济。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近日表示,金融领域有八大风险点正在积累,其中包括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

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到整体风险的升高。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测算,从2011年到2015年,发达经济体杠杆率平均仅上升5.7个百分点,而我国杠杆率上升了50多个百分点。

出现这种现象的源头,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地方融资平台与房地产业出现巨大的融资需求,金融体系从表内膨胀到表外扩张,经过同业搭桥将表内资金转入表外,形成一个巨大的影子银行体系。金融业通过金融创新满足社会的融资需求。而鼓励金融创新与自由化的导向以及分业监管的架构,对各种金融泡沫与资产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经济转型期间,实体经济因产能过剩、成本上涨、效率下降等原因,会出现收益率下行。在这个阶段,既出现了资产荒,又经历了金融自由化,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存量储蓄,以及监管发展滞后,导致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资产管理领域,以创新之名开发出不少长链条、跨行业、跨市场、层层嵌套、结构复杂的资管产品,各类“通道业务”流行,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滞留时间延长,甚至自我循环。

金融市场的不断膨胀还影响到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当央行试图收紧流动性避免影子银行无序膨胀的时候,市场就会发生钱荒,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这让央行投鼠忌器。当市场清楚这种状况后,就会得到鼓励并日益膨胀,导致股市泡沫、债市泡沫等。市场产生了与央行对赌的博弈,从而敢于在投机领域做更大的冒险。这种市场氛围又加速了金融泡沫的膨胀。

以证券部门为例,股市设立的目的是为企业融资服务,为实体经济融资与经济转型服务。但是,在投机性炒作造成股市大起大落之后,启动IPO就被市场视为抽血,不利于市场稳定。相反,上市公司再融资却搞得风生水起,甚至很大比例的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产品,过度金融化。

去年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金融要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上来,避免继续脱实向虚,在侵蚀实体经济根基的同时,积累系统性风险。这是对过去几年监管滞后的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的拨乱反正,是回归到正确的方向。

但是,脱虚向实需要监管政策的改变以及监管架构的改革。产生目前乱局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跨行业、跨领域监管制度漏洞,监管政策统筹协调不够,导致标准不一和监管真空。给了投机者监管套利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缺乏市场化退出机制,金融产品刚性兑付盛行,价格扭曲制造了很多套利机会,市场参与者也无法建立风险意识,鼓励了大规模的冒险与投机。因此,未来的改革需要改善目前分业监管带来的漏洞,加强协调和统一,落实穿透式监管,并打破刚兑文化,让市场自由定价,提高整个市场的风险意识与防风险的水平。

[责任编辑:葛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