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管道穿山百公里 涓涓清泉入甬城 改革开放40年见证宁波供水的巨变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采访人:宁波市供排水集团自来水公司原副总经理陆清辉宁波人看惯了海,看惯了江,看惯了湖,总觉得水很多,但其实刚刚相反,宁波虽不是一座干旱的江南港城,却是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年长的人们都清晰记得,过去家家户

陆清辉查阅引水工程资料 张良摄

采访人:宁波市供排水集团自来水公司原副总经理陆清辉

宁波人看惯了海,看惯了江,看惯了湖,总觉得水很多,但其实刚刚相反,宁波虽不是一座干旱的江南港城,却是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年长的人们都清晰记得,过去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水缸,就靠“天落水”生活。

物换星移,1956年8月1日,宁波人结束了靠天喝水的历史,宁波第一家自来水厂(日供水7200吨,后改名为江东水厂)建成投产。然而,由于自然、地理、水资源的制水能力限制,宁波一直被水困扰着。

改革开放后,宁波城市供水迈入黄金发展时期,先后建起了南郊水厂、梅林水厂、慈城水厂、大碶水厂、镇海水厂、北仑水厂、东钱湖水厂、毛家坪水厂,同步一批大型引水工程也拔地而起,涓涓清泉滋润了宁波人民,也推动着甬城的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宁波市供排水集团自来水公司原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陆清辉,聚焦过往大型引水工程,真切感受下改革开放40年来宁波城市供水的“加速度”。

宁波首个运用外资的城建项目——萧镇引水工程

现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75岁陆清辉告诉记者:1987年,宁波被列为计划单列市后,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量大增。江东水厂、南郊水厂、梅林水厂等一些水厂的生产能力很低,用的是河网水,水源难保证,江东水厂的扩建便是他的第一个大工程。随后为解决城市优质供水问题,他加入了萧镇引水工程建设。

萧镇引水工程最值得为人赞道的是宁波首次引用世界银行贷款。“3个亿,在当时属于一个天文数字,也是每个人都无法想象的,毕竟当时扩建一个10万吨/日的江东水厂也才花费1000余万元,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陆工说。

这3亿元资金来之不易,“在当时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认知是不自信的,国际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亦持观望态度,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一举改变了这一现状,也促使搁置7年之久的工程重新焕发光彩。”

萧镇引水工程是宁波第一个长距离、大口径的引水工程。引水工程的核心之一是3台调流阀,必须从国外进口,德国的2家公司投标,报价相差100多万元。“如果单纯看标书,不管是谁,都不可能、也没有胆量去采用高报价的标书,中间差了100多万元啊。”陆工透露,几经周折找到了当时国内最权威的阀门专家,有了专家加盟,谈判的针对性就强了许多。

外国专家了解供水水质

德国爱合德公司提出可以试用口径为1.2米的调流阀,德国维公司则表示不能用1.2米口径的调流阀。电脑演示维公司提供的1.4米口径的调流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爱合德提供的1.2米口径调流阀可以满足设计要求。1.2米口径的调流阀当时只要390万元,到结算时,欧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只花了370多万元人民币。

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会

崇山峻岭中的“地道战”——白溪水库引水工程

在宁海县西南部的山川峡谷中,有一条河流叫白溪。在白溪干流的中游,建有一个以供水、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白溪水库。

“白溪水库库区植被覆盖良好,无工矿企业和居民点,环境优美,未受任何污染,是宁波市的主要供水水源,这里平均每天有50万吨的水送到宁波城区。”陆清辉娓娓道来16年前那场“南水北调”的“生命工程”。

这个引水工程输水线路长106.34公里,其中隧洞99.76公里,管道6.58公里,全部采用全封闭、有压输水新工艺,主输水隧洞与外界完全隔离,避免了供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2002年12月,白溪水库引水工程正式动工。此前,陆工算了一笔账:打隧洞的成本是每公里500万元,而铺设管道的成本是每公里1000多万元。“要尽可能地多挖隧洞。”他说,“我们整个工程隧洞之长,就算是今天,在全国也是罕见的。虽然全国数一数二不敢当,但是在华东地区及浙江省内肯定是第一的”。

整个主体工程建设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回忆起建设期间的种种艰难,陆清辉唏嘘不已:“我们碰到过非典,遇到过台风,还遭遇过原材料涨价……但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陆工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建设团队的工作人员日夜奋斗在工地上,大部分工人三年多没有走出过大山,有的亲人病危都没来得及回去看最后一眼。三个春节,大家都没有放假,依旧奋战在前线。不少建设人员将爱人、孩子带到大深山工地过年。

令陆工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盛夏,工程进入焊接管道阶段,焊工要钻进60℃的钢管中操作,一不小心身体就会被烫伤。于是,焊工们便穿着棉衣进行焊接,出来时整个人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全线检查白溪水库引水工程隧道

历经艰辛与波折,主体工程提前三个月完工。准备试通水前,他们还提前把引水工程全线走了一遍,“就怕里面还有遗留的杂物。一旦通水后,这些杂物就会被冲到阀门位置,势必影响安全输水。”陆工说。

“那个时候我们指挥部的技术人员分了3个组,在隧洞里走了好几天。每天带上干粮和水,8点多进洞,走到天黑才能出来。”陆工感慨道,“条件是很差的。很多洞里都有水,有些地方水到膝盖,有些地方甚至齐腰深,我们都是穿着连体雨衣进去的,有时还得背上氧气袋。”一切都是为了万无一失,为了老百姓能够第一时间喝上优质水。“我们捡到一些遗留的木板、竹竿……甚至还发现施工时用泥土堆的坝都没清理掉,我们赶紧让施工单位再进洞把这些坝撤除。”

2006年7月,宁波城市史上最大的引水工程——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建成通水。白溪水库的优质水是城区供水最主要的水源,自建成以后,宁波城区供水系统中优质的水库原水比例占到了90%以上,全市直接受益的居民超过100万人。

巡检大口径供水管道(王力平摄)

150万农村群众用水与城市同网、同质、同服务

萧镇和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仅仅是宁波供水40年来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市城管局供排水集团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建设水系联网、水厂串联、水管联通的城市供水保障系统。

从2003年起,就在浙江省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首先在镇海庄市试点,然后利用三年时间将江北区108个村的12万村民用水与城市供水管网接通。紧接着,北仑、镇海、鄞州等其他区域的近郊农村的供水改造也都全面启动。

2008年鄞州输水管道的割接,使鄞州新城区15万居民用上了优质的水库水。2013年起又对鄞州13个乡镇和北仑、镇海等乡村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实行大网供水。目前,已有150万农村群众用水与城市同网、同质、同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6年起,设计建设城市供水主干环网供水工程,这条口径1.8—2米、全长47.3公里的供水环网管道就像一条地下绕城高速一样,让大口径输水管道围着宁波转一圈,提高了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宁波是国内第一个采用这种供水模式的城市。

为了提升城市供水品质, 从2003年开始,集团进行了自来水一户一表、屋顶水箱、中高层二次供水改造,每年还进行输水管道更新改造,使“城市血脉”更加畅通。

最后用一组数据全面展现宁波城市供水的巨变历程:1978年,宁波城市供水能力10.3万吨/日,全年供水量为2042万吨,供水人口26.17万人;2017年供水能力150万吨/日,全年供水量4.53亿吨,服务用户达到137.79万户,供水人口420万人。

现代化的东钱湖水厂(陈冬冬摄)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