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南海北鄞州人(35) | 边陈之娟:愿将一生献给教育事业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人物感言:施比受更为有福。养成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关爱和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边家的根在鄞州,应该常回去看看。”今年初,在鄞州区港澳(深圳)迎春联谊会活动间隙

人物感言:

施比受更为有福。养成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关爱和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边家的根在鄞州,应该常回去看看。”今年初,在鄞州区港澳(深圳)迎春联谊会活动间隙,香港知名教育家、公益慈善家边陈之娟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她说丈夫是鄞州人,鄞州就是她的家乡。“那里有边家老宅,也留下了边家先人创业奋斗和帮困济贫的很多故事,”边陈之娟说,“希望将来到鄞州办一所学校,以纪念边氏先人。”

边陈之娟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近50年来,她全身心地扑在了教育事业上。如今已年逾80的她也未想到退休两个字,“我想一直干下去,将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分享给大家,将更多的爱带给孩子们。”

不过,选择教育,对边陈之娟来说,却是出于1969年一个不经意的决定。

边陈之娟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有兄弟姐妹6个,加上表亲、堂亲,队伍非常“庞大”。当时,家中的小孩子也很多,有的上小学,有的上幼儿园,有的才出生没多久,每当家庭聚会时,孩子们聚在一起,打打闹闹很开心,彼此还舍不得离开。向来有爱心的边陈之娟提了个建议:办一所家庭式幼儿园,“那样孩子们每天可以聚在一起,该有多好。” 次年,一所家庭式幼儿园正式开业,首批入园学生全部来自她的大家庭。主持人加专栏作家的边陈之娟欣然转身成为幼儿园园长。她认真地设置课程,让孩子在玩乐的同时学到一些知识。附近的家长见她如此用心,也放心地将孩子送到这里。渐渐地,孩子越来越多,边陈之娟的幼儿园也从1所增加到2所,从2所发展到了3所……还办起了小学、国院学校,“幼儿园小朋友要升小学了,家长说为何不办一个小学?小学生要升学了,家长又来说为何不办一个中学。”边陈之娟笑了笑说,“家长推着我一直办啊办,越办越多。”至今,方方乐趣教育机构已拥5所幼儿园、2所英文小学、1所国际学校。

其实,推动边陈之娟办学不懈的重要因素,除了家长的需求和信任之外,在于爱,“办教育,爱是根本,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谈其它。”

因为爱,所以关心。边陈之娟视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基本能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因为爱,所以用心,在她创建的学校中处处显示出对孩子细心呵护,如校园内铺垫的软垫,防止碰撞、夹手而包裹起来的墙角、门角,包括色彩的运用,甚至连她自己穿的衣服颜色也注意多选亮色。“有一次活动,我穿了一身黑裙子,上面有几条小红花。可能是因为灯光缘故,看不清。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校长,我不喜欢你穿黑衣服。’小孩子在告诉我们不同的色彩在他们心中的不同感受。”

边陈之娟说,孩子是上天带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永远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作为一位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区别对待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非常重要。”

有一年,边陈之娟带领学生团外出交流。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很顽皮,难以管教,一些老师怕他惹麻烦而不想带他一同前往,边陈之娟却特意带上了他,一路上找机会与他聊天谈心,还不时地关照他。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边陈之娟又特意为他颁发“最佳进步奖”。那位学生开心不已,从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尊师守纪,学业也进步了。“教育并非冷冰冰的惩罚,而是去了解对方、潛移默化地感化对方。”边陈之娟说。

“德智体群美”,这是边陈之娟50年坚持的“五字”施教原则,其中“群”字特别引人注目。

“做教育,不仅仅关系家长和老师,其实我们是一群人在培养小孩子。换一句话说,就是教育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边陈之娟给我们这样解释,“因此,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用心思考,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教育的契机,孩子就能在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方方乐趣教育机构名字的来源也深深包含了这一层意思,“‘方方’是四面八方的意思,‘方方乐趣’就是要将来自四面八方的乐趣带给孩子们。”边陈之娟说。

对边陈之娟来说,在快乐教育中,培育孩子们的良好品质,“这是伴随一生最重要的。”

每当新春开学之际,她就鼓励学生每人带一个在新年中收到的红包回到学校。在家长监督下一一拆开红包,所得的钱悉数捐给慈善公益机构,“孩子们都很期待这个环节,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他们从小对社会的关爱。”

这些年来,边陈之娟还忙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排演大型音乐剧《走遍祖国大地》。“香港一些青年不知道如何爱国爱乡,”她说,“我们就从引导小朋友们认识自己的祖国、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家乡香港。”

《走遍祖国大地》演绎的是一群小朋友畅遊内地各地的经历,中间穿插《我爱你中国》、《始终有你》等爱国歌曲,以及升旗环节。边陈之娟花了很多心血,5年前,第一场演出非常成功,台上台下一片欢呼。此前,边陈之娟已组织厦门等地的孩子排演《家在厦门》《家在武夷山》《家在深圳》等音乐剧。“一方面家长们对这种教育方式十分认同,另一方面孩子很享受排练过程及成功演出的喜悦,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对祖国的认识。”边陈之娟说,“教育更是孩子对事物的参与、体验与感悟。”

这也是她自己的亲身体验。边陈之娟的外公是第一批留日、留德的学生,在清朝时曾担任驻日、驻韩大使,在他的培育之下,母亲聪明且极具爱心,虽然生活困难,但总是大方接济他人。父亲也是一位献身教育的慈善之人,“父亲原本是一名商人,就是因为邻居校长的学校临时缺了一位英语老师,父亲一替就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放在了学校教育之上。”边陈之娟说,“在父母的影响下,我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热爱的教育事业。”

边陈之娟的教育理念赢得家长、孩子慕名而来,特别是其开在深圳的方方乐趣中英文学校,学生来自深圳及在深圳居住的香港、台湾及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等世界各地。边陈之娟也相继获得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特别奖、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卓越贡献奖、中华之魂全国十大杰出人物、美国总统终生成就奖,扬名中外。

姜山镇东新东街,沿河而建有三进气势恢宏的民国庭院,那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边文锦旧宅。边文锦最初以撑渡船为生,后成为上海纱业巨商,为家乡多行善事。其中最为出名的即是成立宁波佛教居士林,以此为阵地,开展了一系列助困济贫的行善之举。

作为边文锦曾孙边耀良的妻子,1963年与丈夫结婚后,鄞州就成了边陈之娟的一个牵挂,“婆婆常常讲姜山的故事,婆婆还复述太太婆的原话:家乡有房子,子孙会回来。姜山有我们的房子,应该回去看看,知道根在哪里。”

后来,被选为香港宁波鄞州同乡会副会长后,加强香港与鄞州的交流更成了边陈之娟的热心事。2014年1月,她组织边氏家族一行五代近70人,回到故乡鄞州举办纪念活动,参观家族故居,进行投资考察。

这些边家后人有教育界、医学界、音乐界等精英,也有不少商界、金融界的杰出人士,在鄞期间,他们参观了宁波(鄞州)博物馆、天一阁等文化地标,还观看了做年糕等老宁波传统技艺的表演,并一起来到了这栋祖宅。

“我跟他们讲哪里是东厢房?厨房为何有两个灶头?一个灶头是专门为吃素的婆婆而造。”以前,老家还有了望塔,因为闹土匪,用于随时观察敌情。

2016年,边陈之娟再次来到鄞州,为我区的幼儿园园长作了一个题为“从细节入手,创新幼儿教育理念”的讲座,与大家分享了她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

“希望将来有机会到家乡办一所学校,纪念边氏先人,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边陈之娟说,她们与鄞州人民同根同生、同心同德,愿为香港持续繁荣、祖国日益强盛和家乡不断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