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南海北鄞州人(14) | 俞峰:为家乡打造一流的交响乐团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人物感言:◎ 人生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去努力改变现状,拉近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从我经历和体会来看,我认为要实现理想,首先要了解自我,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其次就是通过每天一点的改变,不辞辛苦地去拼,

人物感言:

◎ 人生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去努力改变现状,拉近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 从我经历和体会来看,我认为要实现理想,首先要了解自我,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其次就是通过每天一点的改变,不辞辛苦地去拼,这样才能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俞峰在给宁波交响乐团排练。

10月的一个下午,在宁波大剧院,看俞峰指导宁波交响乐团演出排练。一个多小时里,他在舞台上精神饱满地一边指挥,一边讲解,严谨与热情,同时交织在他全心投入的身影上。

采访结束时,天色早已漆黑,应要求,俞峰打开随身携带的厚重的公文包,拿出了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字迹的乐谱:“指挥家就是把作曲家在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音乐。”

而这一过程的艰辛,是普通人难以体会的。

1991年,中国第一次公派选手参加在葡萄牙举行的国际青年指挥家比赛,27岁的俞峰获得第一名,实现中国在此领域的零的突破。

“我先是参加国内的选拔,再到国际上,经历三轮的比拼。实际上在比赛过程中我就感觉自己是第一了。”说起最初成就自己的那个巨大光环,俞峰显得淡定和自信。

俞峰接受鄞响客户端采访。

等他回国时,就被当成凯旋的英雄了,各种贺电、赞誉包围了他,“中国的大师”、“天才的指挥家”等各种称呼,让他有了成就感,却没有因此而陶醉。

许多年后,每当俞峰说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他都会强调,自己是从宁波山区一步步走出来的。

说到和音乐结缘,作为一个生长在山区里的少年,俞峰说:“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不经意间走上了音乐之路。”

成长的岁月,还是在文革期间,周围的学子们还没有读大学的期望。听邻居拉二胡,俞峰也学着拉,并且拉得不错,天分似乎从小就显示出来了。

1976年,俞峰就读姜山中学,在文艺特长班。当时的氛围,让俞峰感到未来的前景变得开阔起来。1978年,他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走专业之路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

“应该说,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天地有了很大改变,在专业的学校里,我重新跟着老师,学习钢琴,并逐渐开始向往成为一名指挥。”俞峰说。

从山区一步步走到大都市的少年,有着大大的音乐梦想。他努力学习,并向着自己的目标挺进。

俞峰

1982年,俞峰第一次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失利。从拉二胡的山村少年到高等音乐学院指挥系的高材生,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要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过程有多艰难?

第二次去考试是在3年之后。这3年里,俞峰回到宁波,钢琴、视唱、和声、练耳……考指挥专业所需要的基本功,他闭关苦修。要知道,学音乐,指挥几乎是最难的一个专业。

1985年,俞峰终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10年后,成为系主任。

后来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俞峰,偶尔会跟当年的老师和现在的学生开玩笑:“未来的院长,竟然在第一次报考时出局了。”

翻看俞峰随身所带的曲谱,会惊叹他在每一页上留下的心血,那上面有着各种标记,符号,文字,既有对作品的理解,也有指挥时怎样去体现的想法。

“我指挥过几百部作品,每本谱子,我都要做好功课,不仅要全部背出来,还要演化成乐队的声音,这些曲谱在我家里堆满了大半个房间。”俞峰说。

有些曲谱已经伴随俞峰走过了好多年,如《波西米亚人》里的咏叹调,是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指挥过的,如今再演出,他会在旧的谱子上,加入新的感受和思考。

有些作品的谱子厚达1尺多,每一页上面,都是俞峰各种颜色的字迹。

“1991年——2001年,这10年,我全身心投入到指挥艺术的研究和提高上。在德国游学两年,开阔了眼界,其余时间,就在音乐学院里学习和吸收,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带领青年交响乐团向全国一流交响乐团的目标前进。”那10年潜心学习和实践的时光,俞峰的人生几乎都被音乐填满,连逛马路的时间都没有。俞峰认为自己那时的选择是对的,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因为在艺术探索这条道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付出。

2001年后,俞峰觉得可以走出去了。刚好,接到了深圳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邀请,于是,南下深圳。此后的6年,继青年交响乐团之后,他又一次带出了一个全国一流的乐团。

“不一样的舞台,不一样的现场环境,不一样的心情,我的指挥状态也是不同的,很复杂很微妙的感觉。艺术的创作演绎,和内心的情感,总是息息相关。”俞峰说。

十多年来,他无数次站在舞台上,指挥了一场又一场音乐会,享受表演的过程,也把视听艺术的盛宴带给观众。

2009年,俞峰回到北京,事业迎来转型,出任中央歌剧院院长。在他担任院长的7年里,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歌剧院的体制改革,通过排练精品剧目,锻炼队伍,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素质,在排练了《图兰朵》《尼伯龙根的指环》《卡门》《茶花女》等西方经典剧作之际,他也带领歌剧院排了7个中国原创歌剧,如《白毛女》《杜十娘》等。专门为家乡宁波量身定做的大型音乐诗画舞台剧《鄞地九歌》和歌剧《红帮裁缝》也是这一时期创排的,并取得较好反响。

最能体现歌剧院强大实力和水准的,就是瓦格纳大型歌剧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俞峰说,这个总长17个小时、需要连续演出好几个晚上才能完成的作品,当今世界上能完整演出这样宏大作品的歌剧团,并没有几个。

“中央歌剧院作为这一领域的国家队,我想必须具备与中国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实力和地位,当我们将这部剧在欧洲演出时,获得了当地观众的肯定,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自豪。”俞峰说。

这部《尼伯龙根的指环》,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是音乐巨匠瓦格纳耗时26年写作完成的。俞峰担任这部剧的首席指挥,在驾驭华丽多变的唱腔、气势恢弘的场面、错综复杂的剧情上,体现了非凡的功力。

去年8月和今年8月,俞峰携手宁波交响乐团,在鄞州体育馆为现场4000名观众和在线观看的上百万人次的网友们,带来一场壮丽磅礴的视听盛宴。

俞峰在上大师公开课。

“像这样带领一个交响乐团,通过经典交响乐、中国红色经典曲目演绎,管弦乐知识普及,交响乐发展历史回顾,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大师公开课,在全国绝无仅有。”俞峰说。

他表示,举行大师公开课的初衷,是把交响音乐与美学教育相结合,以优秀的经典音乐为亮点,致敬伟大新时代。他强调,美育教育是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立德树人、美育启智的主题活动,将作为宁波的文化品牌,在今后长期开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俞峰一次次回到故乡,从带领青年交响乐团举行新年音乐会到原创剧作的打造。

俞峰在上大师公开课。

由中央歌剧院和鄞州区人民政府携手打造的大型音乐诗画舞台剧《鄞地九歌》,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原创作品。2012年9月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惊艳上演,是当时正在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鄞州,参与文化部主办的“大地情深”剧目展演的一个活动。

《鄞地九歌》以鄞州两千年发展历史文脉为线索,通过秦置县、唐治水、宋兴学、千年梁祝、热血家国、宁波商帮、贝母花开、农民创世纪、蝶变新鄞州等9个篇章,展现鄞州发展的历史画卷。

俞峰是编剧之一。这是他对鄞州历史文化的一次梳理和解读:“家乡的历史,我从小也是有些知道的,但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我又做了很多功课,对这片热土上回荡的人文精神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歌剧《红帮裁缝》,讲述了中国服装业的传奇,也弘扬了鄞州又一个地域品牌——“红帮”文化。

俞峰写给家乡的祝福。

2015年,宁波交响乐团成立,俞峰担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对于他,这将是第三个要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交响乐团:“多年来,宁波成立交响乐团的呼声一直没停过,这也是宁波城市文化艺术建设的一个标志,我的目标就是在宁波这样一座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的城市里,打造一个一流的艺术团体。”

为此,俞峰回家的次数更多了,每次回来,投入到宁波交响乐团的排练和指导中,他浑身上下总是充满了激情,对音乐,对家乡,对他心中的又一个梦想。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