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南海北鄞州人(39) | 郑纬民:不怕吃苦,永争第一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人物感言:读书的时候,分数高确实能说明一个人聪明,但要真正做好工作,聪明只占百分之三四十的比例,还有百分之六七十取决于其他因素,包括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他和他的团队4次获得

人物感言:

读书的时候,分数高确实能说明一个人聪明,但要真正做好工作,聪明只占百分之三四十的比例,还有百分之六七十取决于其他因素,包括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图为郑纬民教授

他和他的团队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2次获得有着世界超级计算应用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戈登·贝尔奖,他是我国首个存储领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郑纬民教授身上的光环非常闪亮。3月9日下午,当我们走进清华大学FIT(未来互联网络技术研究中心)楼,看到他的办公室却是非常的简朴,约10平方米的空间,就两张办公桌,一把沙发,一个敞开式的书柜。他的话更是谦虚:“我做得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

今年73岁的他,还在继续存储领域技术难题攻关。他说:“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存储系统,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需要,科研人员得不怕吃苦,永争第一。”这也是他近40年科研生涯的写照。

无论是带我们进入国家工程实验室参观超级计算机,还是到陪同参观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年过七旬的郑纬民教授总是健步走在我们前面。“以前上学走路来回,还是赤脚的。”他说。

那是1959年,从东钱湖陶公山的曹家山头家里到钱湖中学(现东钱湖旅游学校)上初中,得走1小时的石子路,郑纬民几乎每天赤脚小跑来去,不管下雪下雨,从不迟到。

那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物质匮乏,郑纬民和同学们每年都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和农民一起下地劳动,插过秧、割过稻,还租船从横溪运柴到钱湖中学。一个班三四十名学生一起下农村,在劳动过程中互相帮助,紧紧团结在一起。

这令他受益终身。“大学教我知识,中学教我做人,培养了我永争第一、吃苦耐劳、集体主义的精神。”郑纬民说,“也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

1965年,一直来“大声朗读英文”“样样优秀”的郑纬民从横溪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那年,横溪中学共有3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也是当年整个宁波地区考入清华大学仅有的3人。

毕业后,郑纬民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科大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重点实验室和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来,他从事网络存储、网格计算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成绩卓著,共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次,至今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40多名。

这几年来郑纬民取得的不凡成绩,尤其令我们振奋。

2016年11月,在美国举行的全世界高性能计算大会上,郑纬民和他的团队斩获全世界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第二年,郑纬民的团队再次杀入大赛,且所向披靡,在我国超级计算机——“太湖之光”上,成功回放唐山大地震全过程,第二次摘得此奖。

2018年,他们杀入首轮比赛,终因“太湖之光”已不再是世界计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而遗憾获得提名奖。但连续3次冲刺此奖项,让世界为之刮目相看。

正是因为在存储领域取得的多个重要创新,做出的重要贡献,在获得何梁何利奖两年后,2018年,郑纬民捧起首届中国存储终身成就奖杯。

图为2018年郑纬民获存储领域终身成就奖。

但早已超过学校规定退休年龄的郑纬民,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说,计算机专业发展很快,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3年一变,得不断学。更何况我们国家在计算机制造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应用和芯片研发上,与国外有差距,需要大家继续努力,共同拼搏,“希望今后几年,能上来。”

郑纬民教授现在攻关的还是存储系统,这也是他倾注几十年重点研究的领域。

他说,数据是战略资源,是国家主权。存储系统承载数据,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但是目前面临着三大技术挑战:可扩展性、可靠性和集约性。

郑纬民和他的团队创新性地提出软件定义的IO控制器设计方法,解决了可扩展问题。最近又成功开发自维护大容量存储系统,在攻克这三大难题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郑纬民教授给我们作了形象的解释,以阿里云、百度为例,为了防止数据丢失,都将数据存3份。这意味着,就得多买200%的硬盘。但应用他们系统后,只需要多买33%的硬盘。

这一系统不仅实现了集约化,而且可扩展,随时可增加存储量。同时可靠性更好。就可靠性这一点,郑纬民教授团队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一部电影数据存入这一系统的32个硬盘中,拔出1块硬盘,电影照放,拔出第2块、第3块……拔到第16块,均没有问题。当拔出第17块时,播放的电影才停了下来。

纵观郑纬民教授几十年的科研生涯,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郑纬民教授带领团队发明的“面向社区共享的高可用云存储系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一项目属于分布式处理和计算机存储领域,特别适合学校、公司等使用。一家单位有这么一个系统,就不需要再买存储器了。它的社区功能为国内外首先提出和实现。

加上可扩展的网络存储、结构无关的容灾存储,郑纬民带领他的团队研制出了四大网络存储系统。对此,业内这样评价:郑纬民做出了国际公认的创新成果,研制出四大网络存储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六大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内高端存储产业的发展。

数据最有说服力:这些系统已应用于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5000余家单位,包括国家审计署、华为公司,惠及数千万用户,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自维护大容量存储系统为例,至今已应于民生银行以及电力、气象等系统和政务数据中心,实现销售超过2亿元。结构无关的容灾存储为广东省22个城市的应急系统工程提供了统一高效的容灾支撑,并经受住了2014年10月的广东省“西电东送”大通道故障、2014年11月的汕头地震应急救援等多个紧急事件的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一个创新成果的取得,都非常不容易,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郑纬民说,“有可能是8年,也有可能是10年,甚至更长。”郑纬民说,“我们需要有耐心,沉得住气,踏踏实实地做。”研制四大存储系统,他们就花了近30年。

“更重要的是协作精神,与大家合作,一起做。”他说,现在的创新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一个大的工程、研究都需要有一个团队,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团队精神。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你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与大家的关系处理不好,无法合作,也干不成。

“面向社区共享的高可用云存储系统”项目获奖的名单上有一串名字,除第一个为项目负责人郑纬民外,下面还写着5个人的名字。“参与研究的人还有,”郑纬民说,“可以说,项目的完成,靠的是一个团队的努力。”

家乡一直是郑纬民心头的牵挂,“数字宁波建设,人才很重要,得加把劲。”

在去年9月份举行的第三届宁波市计算机大会上,郑纬民作了题为《从获戈登贝尔奖的应用看如何应对超级计算机上实际应用问题的挑战》的报告,为大家阐述了计算机面临的挑战及最新研究信息。在前两次的宁波计算机大会上,郑纬民同样没有缺席,并对数字宁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图为郑纬民在2018年宁波市计算机大会上作主题演讲。

面对我们的采访,郑纬民再次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这几年宁波发展很快,但IT行业不是很发达,地方政府应该更重视、更倾向于发展IT行业。“要把它落实落细,”他说,“我是从鄞州、从宁波走出去的,很愿意为家乡建设献策献力。”

母校是郑纬民不忘的记忆。每次回到宁波,他总会抽出时间去看看母校。2016年初,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他,应邀第四次走进母校——东钱湖旅游学校。他说:“是母校教得好,不仅教我们如何读书,而且还教我们如何做人。”

此前,在母校校庆40周年(1986年)纪念册上,郑纬民写了一篇题为《母校给了我三件宝》的文章:“依靠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身体,支持鼓励我在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奋战了30几年”。

正始中学是郑纬民的高中学校。2014年12月14日在正始中学80周年校庆上,郑纬民代表正始中学京、沪、杭三地校友会和外地校友作了发言,感恩正始的严格要求塑造了他健康向上的人格。并在正始中学校庆活动的前2天,他特意从北京赶来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大数据研究和实践》讲座。

这几年来,郑纬民还走进宁波工程学院、鄞州中学,走进宁波大学,给师生作报告、开讲座。不停地为家乡学子鼓劲加油,“不管是在哪个中学读书,正始中学也好,鄞州中学也好,只要自己努力了,都有可能上北大、清华,大家要有这个信心。你来北大、清华,就可以实现更大的目标,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建设家乡的人才。”他还说,我们要激发大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共同推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更好建设家乡、报答家乡。

[责任编辑:王秀秀]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