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宁波 > 城市联盟

要帮更多来甬务工人员安家立业


来源:凤凰网宁波综合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脸上爬满皱纹,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这是记者对戴全明的第一印象。这个人,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来宁波这些年,他白手起家开创公司,曾被宁波市慈善总会评为“宁波市慈善之星&rdq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脸上爬满皱纹,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这是记者对戴全明的第一印象。这个人,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来宁波这些年,他白手起家开创公司,曾被宁波市慈善总会评为“宁波市慈善之星”,还当选过区人大代表。如今,他正和明楼街道和丰社区携手创建“浮萍热线”,专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找房子。他说,外来务工人员初来宁波居无定所,他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今年56岁的戴全明老家在河南驻马店,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务工期间,戴全明跟着老乡学得一手房屋防水补漏的技术。

1993年,戴全明只身来到宁波,租住在江东北路上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简易房,开始了创业。有时,他一个月也接不到几个活儿,还要为生活费犯愁。

一次,他所住的社区居委会房子漏水了,戴全明得知后主动前去维修,并拍胸脯保证:“以后下雨不漏水,再付钱好了。”此后,戴全明几乎成了这个社区的“专用修理工”。很多时候,他是义务劳动,如果耗时、耗材有限,或者对方家庭困难,他分文不收。没多久,社区里1000多户居民几乎成了他的熟客,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戴师傅”。渐渐地,戴全明的活儿越揽越多。他笑着说:“宁波是我第二故乡,在这里的这些年,真的感受到了很多温暖。”

1995年,戴全明组建了一个工程队,主要从事房屋防水补漏工作,他把这支工程队取名“禹明工程队”。他说,“禹”代表他父辈生活过的河南禹州,“明”则是古代宁波的名称。

戴全明每天在楼顶铺油毡、做防水,不管工作多么辛苦,他从未忘记做慈善,捐款加起来已有好几万元。

第一次捐款,戴全明印象很深。1995年的一天,戴全明到戎徐小学做防水层,他拿着3000元钱对校长说,希望能帮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更好地读书。

自从宁波开展“慈善一日捐”以来,戴全明一直是这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一次,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准备把几天募集的善款交到街道办事处,戴全明急匆匆赶去:“我这里还有2000元,请一起交上去。”其实几天前,他已把自己准备买手机的1000元钱投进了募捐箱,回家告诉妻子后,妻子嫌他捐得少,他就又凑了2000元送来。

2003年,戴全明获得“宁波市慈善之星”称号。对于那些荣誉,戴全明没有放在心上。他说,他的目标是每天做一件好事。

戴全明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帮他一起经营“禹明”公司。他笑着说:“在宁波打拼的这些年里,共搬过9次家,如今已住进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生活越过越好了。”

眼看工作上儿子能挑起大梁,戴全明筹划着建一个“浮萍热线”,希望借此帮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波安家立业。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和丰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大家都觉得他这个创意好,专门腾了一间房作为他的工作室,并积极帮他招募志愿者轮流值班。

戴全明说,这些年,他已经帮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找工作、找房子,但是一个人能力有限,他希望“浮萍热线”开通后能帮助更多的人。

凤凰宁波据媒体公开报道综合整理:鄞州日报

[责任编辑:葛琳]

  • 0
    好文
  • 0
    钦佩
  • 0
    喜欢
  • 0
    泪奔
  • 0
    可爱
  • 0
    思考

热点推荐

热点聚焦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